世上最長壽的生物是樹。有一棵老樹高齡九千五百五十歲,到底是什麼樣的機制、什麼樣的能力,這棵樹可以活將近一萬年?是否能藉用樹的力量與智慧,讓人類有更多的長進?
森林能有效減緩全球暖化速度、涵養水源、保護土壤,而且可提供包括人類等諸多生物生存所需,人類的文明可以說是「樹木的利用史」,可是我們對於樹的理解卻非常有限。
中興大學劉東啟教授是國內少數持有日本頒發「樹木醫」執照的樹醫生。他說:「我們不只要為地球種一棵樹,還要養一棵樹。」因為很多的樹,種了以後沒有長成參天大樹,反而造成更多問題。必須賦予樹木良好的土壤、水分及生長環境,才能讓大樹根好壯壯。
樹木的栽種若能在一開始就有完備的知識,並做好妥善的規劃,便得以提高綠化成果,讓樹木更健康生長。前人種下珍貴的巨樹、老樹,我們卻因某種理由就輕易地把它毀掉。劉東啟帶著大家思考:「現在種下去的小樹苗,未來要如何培養成大樹?」
一、了解它、相信它劉教授說百年以上的古樹,一定遭遇過很多病害及惡劣環境,它們可以繼續存活,並不是因為人工藥劑,而是樹木自己形成的防禦力。科學已經證明,樹木本身就具備了治療樹體腐朽病害的能力。
二、透過觀察和樹溝通樹木的病徵和病因往往不在同一個部位,樹木的根莖葉是相連貫穿的管狀系統,樹木會腐朽,經常是相連的根部受傷而無法輸送水分的呈現,但人類卻在樹幹傷口塗藥、打針或做手術。認識樹木的身體語言和樹溝通,才能更正確知道樹木需要甚麼。
三、醫樹並不難經過日本、美國、奧地利等醫樹理論與實際驗證,只要民眾了解樹木的防禦機制、解讀樹木、診斷樹木,用友善的方法為樹木進行醫療,和樹木健康地共存,才可以挽救地球環境的惡化!
樹:「我不要打針」劉教授表示:動物的血液運輸系統是循環性的,但樹木的水分運輸系統卻是單向性的。樹木並沒有心臟,根部吸收水分後,由導管運輸向上,再透過葉片蒸散到空氣中,是由下而上單向而不是循環性的。為樹木打針醫病,藥劑無法對流,於是必需要在樹幹周圍施打一整圈,才有可能輸送到樹木全身,但是這麼一來,樹木的維管束也全部被切斷,失去運輸的能力,反而傷害了樹。一般而言,為樹木打針只有在小樹階段有效,對於已經形成心材的三年以上樹木,都是無效的。為大樹吊點滴或打針只是安慰人類心理,並沒有實質醫治的效果。樹木的免疫力植物體內的樟腦、樹脂、松脂、單寧等是樹木自己分泌的藥,用來對抗病蟲害的化學防禦系統。樹木製造自體抵抗物質,需要有健康的光合作用,而光合作用仰賴的是健康的葉片,如果葉片不足的話,就無法正常行使光合作用,植物的抗病能力就會降低。樹葉光合作用不足,以及根部生長不良,就沒辦法形成足夠的抗病物質,樹木便會生病甚至死亡。無毒樹醫的肺腑之言劉教授說,樹木是大自然界中重要的食物供應者,鳥獸昆蟲生活在裡面進行授粉、傳播種子、形成完整健康的生物鏈,並且創造生態平衡的自然關係。但是,人類以增加作物產量為理由,將部分生物定義為害蟲、害鳥,因而發展出殺蟲劑、殺菌劑、毒餌等。這些藥物和設施都帶「殺」字,也都以消滅其他生物當作目的,對人類及環境有負面的影響。地球是所有生物共有的,能夠殺蟲殺菌的毒藥也會傷害其他動物、寵物、甚至人類!樹木醫學的重點,是去啟動樹木與生俱來的防禦系統,讓旺盛的光合作用產生養分,強壯的根系儲存能量,以形成抗病物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