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提時貪玩,不想讀書,常常逃學,是父母與師長眼中的頭痛人物;小學作文,老師的評語經常是:「文不對題,不知所云。」或「詞不達意!」沒想到,如今會出書,想來,真是天意。 很滿意出版社題的書名《角落微光—小鎮醫師的故事》。其實我只是個小人物,住在台灣偏鄉角落的小鎮醫師,能力有限,只能儘量發出微光,在黑暗中,給人方向,於寒夜裡,讓人溫暖。 書內所有的故事,大多真實上演在我的眼前,悲歡離合都曾觸動我心弦,感動之餘,順手寫下,文字或許未能全達意,只祈盼「真」與「善」能感染有緣的讀者。其中〈一根扁擔〉曾幸運入選一○一年度九歌出版社當年度散文集,同時也收錄在翰林出版社《文學的感知與素養》一書;〈母親的保險箱〉被翰林出版社選入《跨領域雙文閱讀素養》;〈慈悲心腸的低收入戶孩子〉被《聯合報》副刊評選為當年六十個最動人故事,選入《愛的圓舞曲》一書。 能夠順利出書,首先感謝的是我的心靈導師前樞機主教單國璽,他和星雲大師稱兄道弟,跨宗教的情誼令人感佩。跟隨樞機主教多年,從他身上我學到如何活出愛,在世最後一場真福山彌撒,特地於宴會中喚我上台,他說:「莊醫師雖然現在還不是天主教徒,但他絕對是天主派下來的游擊隊員,雖不是正規軍,但在鄉間戰力十足!」幽默的口語惹得台下會心一笑,對我而言,那是百分百的肯定。 其次感謝佛光山滿觀法師與有敬法師不嫌棄我上不了檯面的小散文,鼓勵集結成冊,還有美智師姑不厭其煩地加以整理、潤飾與編輯。 感謝長兄如父的大哥、溫柔體貼的女兒,以及前輩屏東醫師公會江理事長的序,他們的美言鞭策我持續向前;感謝在天國摯愛的雙親養育之恩,感謝讓我無後顧之憂的賢內助。葉炳強醫師是我醫學院同學也是位虔誠天主教徒,擔任輔大醫學院醫學系主任時,曾派學生來潮州跟著我到 安養院照顧老人、到慈濟據點學習回收、到綠色隧 道清理環境,希望未來的醫師能走出白色巨塔,實 際參與並關懷基層社會,仁術之外更要仁心,感謝 他百忙之中為我寫序。 當然,也要感謝老天爺的眷 顧,讓我的人生起落不定,又能遇到這麼多貴人相 助與善緣扶持。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德蕾莎修女曾言 :「我沒有能力做大事,但我絕對有能力懷著大愛做 小事。」用餐前,我也都默默祈禱:「願吃下的食物 ,轉化為正念與助人的力量。」願老天能俯聽我的 祈求,讓我有生之年,持續做下去!莊醫師書中自序